国网宁夏电力公司凝聚工作合力 打造创新高地 助推产改工作持续深入推进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作为国有特大型能源供应企业,肩负落实国家“双碳”部署、加快“双新”构建的重任。近年来,公司产业工人队伍日益壮大,现有产业工人6620名。作为自治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单位,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始终秉承“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发展理念,大力开展职工创新活动,力促产业工人在创新创效中提升素质、成长成才、建功立业。
一、抓资源整合,布局创新“一盘棋”
公司把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主体的管理创新和以提升核心竞争能力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作为建设现代“双一流”发展目标的实施路径,按照“分级管理、层层负责”的原则,绘制“双创”发展蓝图。一是把内部资源聚起来。打破部门单位间壁垒,实现创新链、技术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形成了上下联动、统筹运作、资源共享的创新工作合力。二是把外部资源纳进来。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借力西安交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外部科研力量,实现创新能力新提升,打造了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创新工作新模式。三是让制度保障强起来。印发《国网宁夏电力深化科研机制改革 激发创新内生动力十项落地措施》等19项工作制度,切实夯实职工创新工作制度保障,确保职工创新创造活动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
二、抓阵地建设,构建创新“一张网”
公司整合资源、全面覆盖,不断加大人财物力投入,切实加强职工创新工作阵地建设,为职工创新创造搭建平台。一是搭好“五大”平台。搭建科技创新、管理创新、青年创新创意大赛、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和职工技术创新“五大平台”,满足产业工人多元化创新发展需求。二是打造“四级”基地。抓好双创中心这个“点”,布好12个劳模创新工作室这条“线”,铺开216个创新团队这个“面”,织密377个创新攻关小组这张“网”,打造覆盖省、市、县、班组的“四级”创新基地。三是推动“三类”攻关。针对自治区公司层面关键技术、重大项目,开展集中攻关;开展地市公司层面创新课题,柔性团队、专家劳模协作攻关;结合一线工作实际,进行创新小组、班组攻关小组现场攻关,实现资源优化整合,问题分级突破的工作格局。
三、抓素质提升,凝聚创新“一股劲”
公司始终将职工素质提升作为创新工作的核心和前提,畅通渠道,多措并举,全力提升职工技能水平。一是提升技能打基础。运用“理论+实训”和“线上+线下”课程体系,以培训中心为主体,结合5个实训基地,构建“1+5”实训基地管理模式。产改以来,组织实施培训项目2906个,投入培训经费2.78亿元,为人才发展铺就“高速路”,打造创新发展“生力军”。二是拓展渠道助成才。开展“传帮带”“师带徒”活动,利用“职工大讲堂”“班组微讲堂”等方式,共享劳模先进的创新思路和创新经验,增强职工创新的辐射力和带动力。三是比拼技能塑工匠。通过举办35项技能竞赛及技术比武,持续开展年度质量管理小组成果发布、青年创新创意大赛、职工技术创新遴选等活动,打造一批电力工匠、技术能手和塞上英才,达到“树立一个、发动一批、带动一片”的效果。
四、双向激励,合唱创新“一首曲”
公司加大对创新团队和个人的奖励力度,坚持物质奖励和精神荣誉并重,让作出突出贡献的职工“名利双收”。一是在物质奖励方面,实施重点创新项目、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制、项目合同制和考核摘牌制,科技进步奖励金额最高100万元。五年来,累计发放职工创新成果奖励1028万元。二是在精神激励方面,建立共学共享机制,提供交流学习渠道,拓展职工创新思路;实行容错机制,宽容失败、鼓励创新,厚植创新创造沃土;选树创新标杆,通过组织以技术创新为重点的劳动竞赛,评选年度创新“十佳班组”“十佳个人”,以创新典型引领全员创新。
近年来,公司涌现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万人计划”专家等一批优秀人才,培育省部级及以上专家人才143人、优秀技术能手65人;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等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奖50项,国家授权专利782项,累计投入科技创新研发经费5.32亿元,创新成果转化取得直接经济效益超过1.9亿元。
|